狗不理包子是天津风味小吃的代表,为津门食品“三绝”之一,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肉馅松散,鲜而不腻,清香适口。现在除了传统风味,还新添了珍珠包、龙凤包、海鲜包等品种。除了天津之外,狗不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地都开有分店。
狗不理包子的制作是有5道工序组成的。
(一)选料:狗不理包子的味道如此鲜美,选料这道工序是重中之重。它的配料包括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适量碱。猪肉的肥瘦要按照3:7,匹配这些配料不能多也不能少。
(二)做馅:第二步就是要做馅料了,要将猪肉的软骨及骨渣剔净、剁碎,把肉弄成大小不等的肉丁。接下来需要绞肉,搅肉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生姜水,然后上酱油,上酱油是为了调节口味,酱油的使用量要看情况而定。上酱油时要分次少许添进,这样酱油就能完全掺到肉里,上完酱油稍等一会,如能在冰箱内放一会更好,紧接着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许添加,如果一次全部放入,肉馅是会渗出汤汁的。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这些调味品搅拌均匀。
(三)做包子皮:很多人会说这步不是很简单吗,也许平常自己包包子这一步是很简单,但是狗不理包子的制作是有讲究的,首先要做好面皮,做好之后,要把它们分割成剂子,每个大约20克左右,然后再把塔它们赶匀,滚成薄厚均匀的圆皮。
(四)制作成品 :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是狗不理包子的制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用滚好的圆皮把搅拌好的馅料包好,然后捏褶,捏出18个褶,就可以了。
(五)上锅蒸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就可以将包子,上锅蒸了,蒸了4-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狗不理包子也完全做好了。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传说故事
说到它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十四岁的叫高贵有的孩子,从武清县杨村老家来到天津,当了刘家蒸食铺的小伙计。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高贵有在店里专管做包子,因为他幼年性格很强,父母给他起了个“狗不理”的小名。他人小心灵,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很快,受到人们的称赞。他十六、七岁时,利用所积攒的钱,在附近开起了包子铺,人家喊惯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经营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
高贵有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他是天津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因此,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当他二十多岁时,因羞于再用小名做铺名,曾改为“德聚号”。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叫他“狗不理”。当时,慈禧太后吃了袁世凯送的“狗不理”包子,也派专人到天津去买。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就更大了。
“狗不理”包子铺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而且越开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兴隆。他们还接待过一批又一批国外旅游者。西哈努克亲王到天津时还特地约请“狗不理”包子铺的厨师到他的住地,为他制作“狗不理”包子,并且按照这家包子铺的传统吃法,吃了稀饭和酱菜。美国总统布什在他任前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也曾慕名到天津去品尝“狗不理”包子。所以,天津人俗谚说:“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等于没有来过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