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这些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可用可赏,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
因此“文玩”这一称谓在古时候并不常见,多称为“文房清玩”、“文房器具”或“文房具”,意指文房用品以及文房清供器物。可以说,“文房器具”是文玩的起源。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文玩指的是当代中国社会中带有传统文化气息。
到了唐代,“文房”专指文人的书房。唐朝诗人杜枚在《奉和门下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一诗中吟道:“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此处的“文房”,已经是指文人的书斋了。
到南唐,“文房”成为文人书房的专用词,南唐后主李煜雅好文学,收藏甚富,所载书画均押以“建业文房之印”。
到了明代,文玩风尚已进入繁荣期,从明代文人所撰著文玩类书籍中,可见文玩的发展与普及。明初曹昭著有《格古要论》将文房清玩分为十三类,包括古琴、古画、金石、异石、古漆器、古墨迹、古窑器、古碑法贴等。
在清朝,文玩的繁荣,除了文人雅士的追捧,更有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喜好与推动。经历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已形成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玩”:由上五玩和下五玩构成,上五玩分别为核桃、葫芦、佛珠、菩提、玉石,下五玩分别为紫砂、折扇、烟斗、笼鸟、蛐蛐。
古玩界又有“小器大样”之说。现代意义上的文玩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一件好的文玩,必须是一种精神的“物化”承载,或大或小、或巧或拙,经由岁月的裹洗,与主人息息相通,涵养身性的同时,也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文玩往往不独立存在,而是经常结合于书画、茗茶、品香等活动中,为生活添一分赏玩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