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奇闻 > 奇闻异事 > 黄河真龙现身(黄河下真有一条蛟龙和老龟)

黄河真龙现身(黄河下真有一条蛟龙和老龟)

收录时间: 2021-12-09 作者: 未详 本文来源:网络

17年前的夏天,辽宁省营口市史志办迎来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这位叫做孙正仁的老人背着一个破布包裹,在办公人员的好奇下,他解下包裹,随着一层又一层的包裹布被揭开,里面竟是露出了几节模样古怪的骨头,老人说:“这是龙骨。”

“龙的骨头吗?”在场人员无一不震惊,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龙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都只存在于传说中,虽然我们有龙的传人一说,但龙只在神话中出现过,而现实生活中,似乎并没有证据证明龙真的存在,没人亲眼见过龙,而这位神情坚定的老人说眼前这些是龙的骨头,那就是说龙是存在的?

但是,龙真的存在吗?

既然没人见过,那就不能下定论到底是有还是没有,而老人带来的这几块自称为龙骨的奇怪骨头也不能作为证明龙存在的证据,史志办的同志们为了揭开这重重疑问,解除谜团,就着手调查,查阅资料了。

省档案馆里,静静地躺着一张发黄的报纸,上面印着几个斗大的黑字“蛟类涸毙”,这几个字一下闯进史志办人眼前,紧紧抓住他们的视线。蛟类?蛟不就是龙吗?难道龙真的存在过?

史志办等人不禁紧张起来,凑近仔细看,报纸上的报道大意是说不久前在本县的苇塘内发现龙骨,专业教授上前一探究竟,经鉴定,明确骨头就是蛟类残骸,至于为什么蛟类的残骸会在苇塘中,约莫是因为夏季大雨倾盆,河水回留,河道干涸,蛟龙搁浅而亡。

报道中不仅有对当时场景的文字报道,还配有照片,虽然比较模糊,但还是能看出来残骸的大致形态,有着一对尖尖的角,身形硕大。

看到报道中的照片,史志办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蛇,但是蛇又没有角,在所有文字记载中,身形似大蛇而长犄角,那不就是蛟龙吗,看来,蛟龙真的存在了。

看到这里,史志办等人一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难道老人拿来的骨头真的是龙骨?如果真的能证明老人的话和龙骨的真实性,那不仅仅是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将掀起轩然大波。

但,这位老人家拿出来的真的是传说中龙的骨头吗?

带着这些疑问,史志办等人带着这些骨头前往了大连的自然博物馆,专家看了这些骨头,不消鉴定,就告诉史志办,这些是河马的牙齿,而非龙骨,史志办等人惊了,专家拿着显微镜让史志办等人仔细观看骨头上面的纹路,并与河马的牙齿做对比,证实这就是一万年前体型硕大的河马齿。

这些骨头竟不是龙骨,只是牙齿而已,史志办等人激动的心情顿时凉了下来,他们又拿出报纸上的那张图片,询问专家这究竟是什么,专家看完之后给出确定的答复,那是鲸鱼的骨头。

老人拿来的骨头是牙齿,报纸中的照片是鲸鱼的骨头,既然两者都不是龙骨,那为什么当年的报道要这些写呢,是写文章的人不懂,还是说有人故意而为之?

让人不禁沉思细想,这份旧报纸发行的报社是在20世纪初,在1906年由日本人创办,当时主要在关东地区发行,发行量极大,非常畅销,在当时的关东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这篇报道发布于1934年,这个结点可是有着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日本和和溥仪合作,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的建立对当时的中国可是恶意满满,也显示了日本人极为可怕的狼子野心,很明显,这篇报道就是日本人授意撰写发布的,那么日本人这么干到底想干什么?

龙在中国是希望的象征,是中国的图腾,充满神秘的色彩,中国人以龙的传龙为荣,而日本人授意的这篇报道中“涸毙,腐烂”等字眼,皆是在表示日本人的恶意与蔑视,龙不是无坚不摧的,它会死,这在另一个层面是不是也是想要瓦解中国人民的信念呢,在当时,日本人发布的这篇文章,简直是其心可诛。

到这里,就已经揭开了当时这篇文章中龙骨的秘密,既然这是日本人的诡计,那为什么中国人也有人说自己看到过龙呢?

据1934年【盛京时报】的报道,在营口,有一条龙踏空而来,利爪一掀,三条小船立即倒扣水面,不仅破坏了日本人建造的几家工厂,更是掀翻了火车站,从那以后,营口就总是突降暴雨。

看到这条报道,描述中的龙拥有极为惊人的破坏力,普通伤害对龙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那既然是这样,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守护神,怎么会看着日本人肆意屠杀我们的同胞,侵占我们的土地呢?而行凶无数的日本人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破坏力极大的龙毁坏他们的工厂而无动于衷呢?这似乎也说不过去。

莫非是日本人怕对龙这种神物不敬会引来惩罚?

可若是对龙心存敬畏,那为什么在1928年侵占济南的时候,又让人运走了济南龙泉的菩萨雕塑呢,神佛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是自处一家的,而日本人的种种行为解释起来这似乎又互相矛盾了。

其实日本人并非对龙有敬畏,而是想凭借其捏造出来的蛟类涸毙,从根本上攻击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在用舆论诱导中国人放弃自己的国家和信仰,

既然报道中的“龙”是日本人的恶意和诱导,那为什么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依然有人说自己看到了龙呢?

在2004年,一位曹玉文的老人就现身【北方晨报】,他说自己看到了龙,甚至能清晰地描绘出当时的场景。他说在一个阴雨天,蛟龙现身暗沉的天边,不过也就短短15秒的时间,只见那龙翻滚在阴云之中,四爪腾空,似鳄鱼,爪尖利,身长约10米,嘴角长胡须,双眼突出,炯炯有神,通体灰黑。

老人现身说辞似乎听起来像是真的亲眼见到龙一样,但仔细想一想,漏洞百出,先不说在阴雨天,人肉眼可见的距离不超过10米,更别说,在没有显微镜等工具的辅助下,天空上的庞然大物能看的如此清晰,那本身就是不合常理的。

而史志办的人从专家的口中得知当年那篇报道中的蛟龙不是龙,是鲸鱼的残骸,由此看来,也许曹玉文老人当时看到的那并不是龙,而是在阴雨天中,龙卷风裹挟着鲸鱼在海平面上翻滚。

而在【盛京时报】中,也对当时的天气状况有所描写“今夏降暴雨,汇流入河”,这种情况本来就容易引起海水的倒灌,而营口本身就近海,所以在回流的影响下,很有可能鲸鱼被冲进苇塘,而海水回流,鲸鱼搁浅,最终死在当年的那个苇塘。

而夏季以及暴雨,这两个因素,都是非常容易导致低气压,而低气压团是龙卷风的温床。

狂暴的龙卷风将旋风中央的鲸鱼带上天空,在阴雨天,能见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鲸鱼在天空中被龙卷风被迫摇头摆脑,也就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蛟龙现身了,而当时的年代,很少有人真的见过鲸鱼的全貌,也没人人真的见过龙。

而且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惊人的掀翻几只小船,压垮几家工厂,捣毁一个火车站,对于龙卷风而言,都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把这些事情全部联系到一起,那百姓们产生这种误会,认为真龙现身也不是不可能。

当年除了曹玉文老人说自己看到空中翻滚的龙可以解释为在可见度较低的天气,龙卷风加鲸鱼让人看走了眼,可还有另外一位老人说自己看到了活生生的真龙,这条真龙当时就出现在自己眼前,不仅如此,还有人证。

不仅对活龙的真身做了描述,而且还搬出了不少的人证,一个人说见到真龙有可能是眼花,有可能是日本人的阴谋,而三番两次出现人证,这又是何解?

这位叫做肖素芹的老人说当时龙就在眼前,腹部生出四爪,龙身与双眼极大,双眼半睁,有气无力,当时天气炎热,很多人在龙的上方搭建凉棚遮挡毒日,还有很多人不停的抬水过来给龙的身体降温。

如果曹玉文老人是天气原因,再加上高空可见度低,那么肖素芹老人甚至连降温这种细节都描述出来了,还有躺在地上的龙身,总不可能是骗人吧。

不过这件事情其实也是经不得细究的,想想当时日本人在中国雁过拔毛的强盗行径,如果龙这么珍稀的生物真的现身营口,日本人怎么可能不进行抓捕,进行展览,退一步说,哪怕是抓不到龙,或者龙已经奄奄一息了,怎么会不收集起来制作标本,或者进行研究呢,相反而是放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观看。

20世纪初期,在那个年代,日本正处于残忍的江户时代,那个时代的日本,妖精文化十分盛行,尤其是对标本的制作,更是热衷,日本人将猴子与鱼结合,制作成人鱼的标本,甚至还想通过各种动物的组合,妄想制作出龙的标本,不惜以其他动物组合也要制作出龙的标本的日本人,怎么会放任真正的龙的尸体不要呢。

那么在那篇报道中出现的龙的照片,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日本人“制造”出来的假的龙骨,当时大连博物馆的专家把鲸鱼的下颌骨,两头尖尖的插进鲸鱼的头骨当中,那不就有了龙犄角的样子吗?

日本人把干尸组合在一起,龙角的模样,被大雨冲刷出来的龙骨,这么一想,这分明就是日本人趁着大雨无人之际,将鲸鱼的骨头拆开重组变成龙骨的模样吧,为了达到日本人的阴谋诡计。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根据资料记载,日本人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兵法,【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说到“攻城”,“兵”与“交”的关系,大意就是在用兵的过程中,最好的方法是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政治手段外交取胜,最差就是强攻。

而日本人布这个“蛟龙涸毙”的局,看来就是他们认为的最佳手段,通过谋略打击敌方,从精神上,从根本上一步一步瓦解对方,这是最好的内部渗透的手段。

报纸上的骸骨照片,广而告知的舆论宣传,这些都是日本人的伐谋手段。

利用舆论打击中华民族的信仰精神,妄图瓦解中国人民钢铁般的意志,用这种舆论的方式,让中国人民对守护兽-龙,失去信心,进而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甘心听从日本人的指挥与命令,最终沦为日本人的傀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人处心积虑,从报社的创办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1960年,从【盛京时报】创立的那一天,走得一直就是亲切温和的路线,以各种形式记录当时人们的生活,教育,出行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到了1934年,也就是这篇“蛟龙涸毙”报道面世时,这个报社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关东人们的生活,而二十年的沉淀,足以想象,这篇报道会对大家产生多么负面的精神影响。

这一场谋划已久的营口坠龙事件,根本上就是日本人自导自演的一场别有异心的事件,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打击中国人,瓦解精神信仰,最终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这一场恶意满满的策划,无法判断对当时的部分人是否造成信念的摇动,但这却给我们后人带来更多的思考。

不听谣不传谣,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要勇于说“不”,不做谣言的始作俑者,不做谣言的传播人,更是要有勇气做针对性地做谣言的制止者,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于国于人更是一种责任,1934年的这一场“坠龙”事件,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学习和警示。